黨的十八大以來,我國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,大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,在保障國家木材和糧油安全的同時,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。家門口的綠水青山,成為讓廣大林農獲得感滿滿的金山銀山。

林產品供給不斷豐富,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
提供木材是森林的基礎功能。目前全國木竹產品種類達上萬種。除了提供木材,森林還提供豐富的健康食物。
木竹產品品類不斷增加,森林食物供應潛力不斷釋放,林下經濟繁花似錦,森林旅游方興未艾……10年來,我國持續豐富林產品供給,在保障國家木材和糧油安全的同時,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。我國林產業規模和增速穩居世界前列,總產值超過8萬億元。
生態優先、綠富雙贏,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
“黨的十八大以來,我國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,大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,林業的生態功能日益顯現?!?/span>
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,又是社會財富、經濟財富。
關鍵是要樹立正確的發展思路,因地制宜選擇好發展產業。各地結合實際,積極探索生態優先、綠富雙贏的轉型發展之路。
森林也是“藥材庫”,在生產優質中藥材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。目前全國森林中藥材種植與采集面積超過5000萬畝,產量超過395萬噸。
告別“木頭經濟”,家門口的綠水青山成為林業經濟轉型發展的突破口,花卉、中藥材、生態旅游、森林康養、林下經濟等林業新產業新業態在全國蓬勃發展。全國林下經濟經營和利用林地超過6億畝,產值達到9563億元,從業人數達3400萬人。
做大特色產業,林業邁向高質量發展
全國各地借生態底色提升產業成色,林產業高質量發展步履鏗鏘,木材加工及木竹制品制造產業、經濟林產品種植與采集、林業旅游與休閑服務三個產業,年產值均超過萬億元,成為我國林產業三大支柱。高科技含量、高附加值的創新產品不斷涌現,重組木竹、竹纏繞復合材料、無醛人造板等生物質材料規?;a,定制家居產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。
錨定供給側,發力高質量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我國林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,產業素質顯著提升。國家林草局改革發展司司長劉樹人介紹,林業一二三產比例由2012年的35∶53∶12調整到2020年的32∶45∶23,一產、二產加快轉型升級,三產貢獻率大幅提高。全國共創建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511個、國家林業產業示范園區75個、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649個、國家森林康養基地96個,綠色生態產品供給能力持續增強。